
袁阿姨今年65岁,应该是好好享受的年纪了,她却时时为自己的儿子小赵操心。小赵因为单亲家庭的影响,打小就不爱学习,十分叛逆,和妈妈袁阿姨的关系一直不太亲近,在20岁的时候
2009年的时候,袁阿姨感到膝盖疼痛,一个人生活刚开始也不留意,谁知道这就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先兆。
袁阿姨感觉到膝盖疼痛后,她只是涂了点药膏,以为是自己年龄领大了,腿不好使了。可是,两个月后,她在一次外出买菜的时候,膝盖突然剧痛,半个多小时都站不起来,回到家,更是空荡荡的屋子,袁阿姨的心情更是低落异常。
打工中的小赵听别人说起妈妈的状况,想起患了类风湿的同伴发病初期也是这样的症状,急忙回家看望妈妈,在小赵执意之下,袁阿姨去了医院诊断。
经过X线检查,发现袁阿姨的膝盖,手指关节已经出现了骨间隙出现问题,在经过类风湿因子和血沉的进一步确诊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在往后的治疗,袁阿姨也是靠药物来止痛,可是疼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反而一次比一次厉害,坐公车也是很难上去的,有时候都是靠乘客从背后推了一把,握住手柄才上到去。
袁阿姨的儿子看到自己母亲被疾病折磨,于是四处打听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后来他得知工友是在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消防总队医院 治好的,医院的小分子免疫技术是国际上公认的最新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抱着尝试的态度,小赵陪同袁阿姨,来到了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消防总队医院 。
2012年5月,全国风湿病临床治疗指南推广会议上,国内风湿病研究诊疗机构专家组进一步揭示类风湿、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风湿病不仅是一种“全身免疫系统疾病”,同时还是一种“局部慢性炎性疾病”...[更多>>]
郭涤尘主任,毕业于北京医学院,曾经赴瑞典学习交流。2001年应邀赴芬兰国立卫生研究所继续进行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发病机制的医学研究,师从国际著名风湿病专家、国际脊柱关节病协会主席凯撒-格兰芙斯博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