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很多患者拿着化验单找医生,“医生,我检查了类风湿因子阳性,是不是得了类风湿了?”,还有个别非风湿专科的医生因为类风湿因子阳性,忽略其他检查,就给病人直接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从而导致误诊误治现象,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经济及心理上的负担。
类风湿因子阳性就一定是类风湿病吗?
类风湿因子是因细菌、病毒等感染因子而引起体内产生的以变性IgG(一种抗体)为抗原的一种抗体,普遍存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病人血清中,可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和判断病情阶段的一个参考指标。若是出现偏高或阳性反应,一般表明患类风湿的可能性比较大。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有20-30%类风湿因子就是阴性的;同时,在健康人群中,类风湿因子阳性率为3-5%。
因此,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消防总队医院专家段续智教授指出,诊断类风湿不能简单的以类风湿因子来确定是否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因子阴性不能排除类风湿关节炎。结合其他诊断指标综合考虑。而类风湿因子数值是参考的之一。
类风湿因子标准值是多少,类风湿因子过高怎么办?
类风湿因子标准值在0-20之间,类风湿患者中约有60%能检测出类风湿因子高于正常值。出现类风湿因子过高,则需要平时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避免受到风寒湿邪的侵害引发风湿病。类风湿因子偏高进行调节,就必须要注重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多吃富含蛋白质、钙质和维生素的食物,饮食要清淡。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关节受累。
另外,专家指出,在类风湿患者的发病早期及大约5%的患者中,类风湿因子的检测是可能是正常的,单凭类风湿因子的检测值来判断类风湿病是不正确的,要结合临床症状才能确诊,比如晨僵,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的肿、疼,对称性关节炎,有类风湿结节,X线片改变等。一旦确诊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后,要及时的去医院治疗。

按目前的诊断标准,只要符合以下四条或四条以上者即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1.晨僵每日》1小时,持续6周或6周以上。
2.对称性关节肿胀,持续6周或6周以上。
3. 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至少有一处肿胀,持续6周或6周以上。
4. 三个以上关节部位肿胀,持续6周或6周以上。
5.类风湿结节。
6.类风湿因子阳性。
7.影像学检查(拍片子)有类风湿样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