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传统“误诊误治”诊疗弊端 实现“一人一方,一人多方”个性化治疗
50岁的李姨最近前往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消防总队医院就诊。大约3年前,她的左侧膝关节开始出现红肿,并很快发展为无法走路,只能坐轮椅出行。虽然在骨科接受了针对骨性关节炎和痛风的治疗,但她的单侧膝关节始终反复红肿。
最终,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消防总队医院的专业检查发现,原来她患的是单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接受了“共刺激分子疗法”治疗后,很快获得了康复。

吃止痛药可能致癌,类风湿还需找准病因、对症施治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起病方式可分为:隐匿型、急性型、中间型另外还有回纹型风湿病、费尔蒂综合征、成人斯蒂尔病等;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又可分为:
风寒湿痹:关节冷痛,疼痛较剧,肿胀难消。舌淡,苔白,脉弦紧。
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疼痛,甚则痛不可伸,得冷稍舒,或兼身热恶风。舌红,苔黄,脉弦滑数。
痰瘀痹络:关节肿痛日久,渐现强直畸形,屈伸不利,并伴皮下结节,肌削形瘦,神疲面枯,腰膝酸痛,头晕目花等。舌黯淡。苔薄,脉细或细涩。
肾阳虚亏:关节肿大,僵硬冷痛,恶寒,四肢厥冷,腰酸腿软,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脉沉迟。
病因不同、分级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治疗的方法也应不同,如果患者出现疼痛感,单纯吃止痛药止痛,会带来严重的副作用,比如肠胃黏膜、心血管、凝血功能等都会受影响。近日,美国研究人员表示,人们常用的含布洛芬成分的止痛药,可能增加患肾癌的风险,而且可能性高达51%。
因此,提醒广大患者找准病因,对症治疗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从病根治疗,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