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鄉村地區對醫療資源的火急需求,加上特殊時期最高領導人親自批示的政治布景,赤腳醫生準則在全國範圍迅速推行。據當時的《衛生部關於全國赤腳醫生工作會議的陳述》,到197
“階層成分”和“思想覺悟”是選拔赤腳醫生的首要標準。1969年6月23日的《人民日報》第5版登載的新華社壹篇文章:“學員由貧下中農推薦、經公社革委會審批,把成分好,思想覺悟高,勞作活躍,有壹定文明的貧下中農子女送到訓練班學習;學員的生活費用由大隊擔負,畢業後回隊為貧下中農治病。”
1967年,現已完成初中學業的馬文芳被大隊推選為“赤腳醫生”到公社培訓班學習壹年。據馬文芳回想,當時既要學西醫的解剖學、生理學和診斷學,又要背中草藥,學針灸,學生沒有教科書,只有油印機印刷的單頁材料。
做赤腳醫生比壹般鄉民更簡單賺到更多的工分。據馬文芳回想,人民公社時期沒有薪酬,都是賺工分。在馬文芳地點大隊,依據勞作內容和數量,每人每天最多10分,少則五六分,而做赤腳醫生可算“全勤”,每月280分,月底憑分到生產隊收取糧食。
當時的鄉村採納合作醫療,基層醫療費用由生產大隊統籌。馬文芳地點大隊,每人每月上交1角錢,其余由大隊擔任。由於集體經濟的扶持,農民交納很少的費用就能享受到最基本的醫療保健要求。《人民公社時期鄉村醫療合作事業成功的原因剖析》壹文中指出,“人民公社體制的存在保證了鄉村合作醫療準則的低成本運行。鄉村合作醫療準則下,由村衛生站、公社衛生院和縣醫院構成的鄉村衛生網站幾乎覆蓋了全國所有鄉村。”
楊念群指出,直到赤腳醫生準則建立後,上層醫療行政的指令如種痘、打防疫針和發放<疫藥品等才得以真正施行,而且軍令如山,快速異常。

2012年5月,全国风湿病临床治疗指南推广会议上,国内风湿病研究诊疗机构专家组进一步揭示类风湿、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风湿病不仅是一种“全身免疫系统疾病”,同时还是一种“局部慢性炎性疾病”...[更多>>]
郭涤尘主任,毕业于北京医学院,曾经赴瑞典学习交流。2001年应邀赴芬兰国立卫生研究所继续进行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发病机制的医学研究,师从国际著名风湿病专家、国际脊柱关节病协会主席凯撒-格兰芙斯博士…[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