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專家也會罹患腫瘤。作為從前從業多年的血液科主任醫師,我在9年前被確診為中晚期肺癌,現在已經勝利跨過了「9年大關」。我的抗癌經歷被主診醫生表彰為「教科書級別」。我想和我們共享抗癌路上如何少「踩坑」。

提示1 不能只做慣例胸片檢查
我曾想過,罹患中晚期肺癌是我職業生涯最大的失敗。假如不是突發肺癌,我的專業知識能夠讓許多白血病患者獲得重生。然而癌癥真的會沒來由地發生嗎?
發現肺癌前兩個多月,我已經有些氣喘。起病前一個多月,我持續喉嚨痛,時不時咳嗽,整個人感覺很累,但由於太忙,一向沒理會。單位的慣例體檢也一向拖著沒去做,等我終於抽空去檢查,結果出來已是肺癌中晚期。
值得提示的是,我此前只做了慣例的胸片檢查,很難發現直徑<5-6毫米的病變,且存在死角。其實,我應該每一兩年做一次低劑量胸部CT掃描。假如發現的肺癌是前期,五年生存率在90%以上,手術切除後很快就能恢復正常作業;假如發現時已是晚期,五年生存率僅在10%左右,還要經歷放化療等艱辛和風險。
提示2 不要「全面否定化療」
作為腫瘤醫生和腫瘤患者,我常會看到身邊有些「抗癌神方」等偽科學在撒播,他們在推介自己的「偏方」之前,往往會全面否定化療的效果,聲稱化療藥無法徹底殺滅癌細胞、腫瘤細胞會耐藥、化療會使患者免疫力降低、進一步促進腫瘤細胞擴散……事實真是如此嗎?肯定不是。
化療是醫治血液腫瘤的首要手段,在許多實體瘤的醫治中也起著非常重要的效果,比方乳腺癌患者手術加化療,能夠大大提高生存率;比方晚期小細胞肺癌患者,化療能夠很好地延長生命。盡管化療多個階段後,部分患者可能發生耐藥,但化療仍是現在有效的癌癥醫治方法之一,許多患者延長了生命乃至康復,重新開始精彩人生。例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通過化療,不需要做骨髓移植,90%以上的患者都能治好。我從醫二十多年,救治了許多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患者,只要一位患者復發後醫治無效而不幸去世,還有幾位患者治好後復發,經再次化療而治好,十多年過去了,現在還健康地活著。

從前有個小男孩,患病時才上初中。當時他家人一看是「血癌」,就準備放棄醫治了。那麽年青的生命,並且有很大概率能徹底治好,我真不忍心!我和家屬重復交流溝通:不要放棄!終究他接受了化療,並且幸運地徹底治好了。現在他已大學畢業,找到一份安穩的作業,成婚生子了。